早在上世紀50年代,受到中國能源資源和經濟條件限制,國務院主導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北方為集中供暖區,南方不集中供暖。這條“南北供暖線”的劃分,幾十年以來讓南方市民在冬季無法享受到“春天”。
即使這條集中供暖的“分割線”,已經“錘煉”了幾代人、凍傷了幾代人,但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今天,采暖設備的誕生不僅吸引南方城市,更是直接影響居民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由于建筑形式的多樣化,國家節能減排大力推行,清潔能源的使用也開始廣泛普及。其中,以天然氣為主燃料的家用燃氣壁掛爐更是受到眾人的喜愛。
據了解,針對南方特定區域,國家有關部門鼓勵并支持一些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和家庭采取壁掛爐分戶供暖。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耗能高、污染大的集中供熱鍋爐今后必然要限制淘汰,甚至一些北方供暖地區,包括北京、濟南、蘭州等城市,已有政策鼓勵今后新建住宅采用分戶供暖。
有數據顯示,在西方國家,占獨立供暖的家庭約為70%,其中75%的為分戶供暖家庭采用壁掛爐。中國燃氣供熱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啟提供的數據顯示,與傳統集中供暖的方式相比,雖然壁掛爐分戶供暖所占的比例仍很小,但已逐漸呈上升的趨勢,每年增長率在25%~30%之間。
如今,根據南方、北方不同地區的時機情況,如實際溫度、冬季時間長短等因素,具有靈活采暖的壁掛爐分戶式供暖或許能有效改變南方供暖。